九路財神
九路財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財富象徵,融合了歷史人物、道教神祇與民間信仰,寓意財源廣進、福祿雙全。這一體系以九個方位劃分,每位財神各司其職,代表不同的致富之道,如忠義、正直、智慧、仁德等。
九路財神的傳說不僅反映了古人對財富的多元理解,也承載了經商誠信與濟世仁心的文化精神,至今仍在民間廣爲流傳,尤其在商業活動中備受尊崇。
方位 | 姓名 | 別稱 | 簡介 |
---|---|---|---|
🌍 北路 | 趙公明 | 趙玄壇、正財神 | 道教護法神,相傳黑麪騎虎、手執鐵鞭,統領“招寶天尊、納珍天尊、招財使者、利市仙官”四神。主掌北方財富,保公平分配。 |
🌑 東北 | 李詭祖 | 增福財神、財帛星君 | 北魏清官,任縣令時富民安民,死後被奉爲東北財神。掌管財富積累與福祿增長,象徵正直爲民帶來的財運亨通。 |
🌅 東路 | 比干 | 文曲星、文財神 | 商朝忠臣,紂王叔父,因直諫被剖心而死。民間以其“無心”象徵公正無私,封爲文財神,掌管東方正直生財之道,護佑清廉致富。 |
🌊 東南 | 范蠡 | 陶朱公、商聖 | 春秋越國謀臣,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退經商,三聚三散家財濟貧。主掌東南財富,代表仁德生財與財富流轉的智慧。 |
☀️ 南路 | 柴榮 | 天財星君、君財神 | 後周世宗皇帝,少時經商致富,登基後推行貨幣與經濟改革,展現治國理財才能。主掌南方財富,象徵勤勉治業與國家繁榮。 |
🌐 西南 | 端木賜 | 子貢、儒商鼻祖 | 孔子得意弟子,春秋時期著名商人,以“取財有道”聞名,主張誠信經營。主掌西南財路,象徵智慧與財富的和諧結合。 |
🌌 西路 | 關羽 | 武聖、武財神 | 三國蜀漢名將,以忠義誠信聞名,後被道教奉爲武財神。掌管西方財運,司職招財鎮宅,代表信義生財與武德護財。 |
🌲 西北 | 劉海蟾 | 劉海、散財仙 | 五代道士,傳說以“戲金蟾”廣濟貧困,形象常爲笑面童子撒錢。主掌西北財運,象徵意外之財與福運降臨。 |
🌍 中路 | 王亥 | 華商始祖、中華財神 | 夏朝商國國君,開創牛車運輸與商貿交易先河,被譽爲“商業鼻祖”。他以智慧推動物資流通,主掌中央財源,象徵商業繁榮與財富根基。 |
備註:九路財神體系並非單一出處,而是歷史人物、道教信仰與民間傳說的結合,各地文獻對財神職能的描述可能略有差異。
點擊圖片打開介紹頁面

九路財神封號一覽
本表整理了九路財神的封號/尊號信息,包括封賜時間和封賜者,數據來源於歷史典籍及民間信仰。
財神姓名 | 封號/尊號 | 封賜時間 | 封賜者 | 來源依據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關羽 | 漢壽亭侯 | 建安五年(200年) | 漢獻帝(劉協) | 《三國志》 |
關羽 | 忠義公 | 貞觀三年(629年) | 唐太宗(李世民) | 《唐書》 |
關羽 | 忠惠公 | 崇寧元年(1102年) | 宋徽宗(趙佶) | 《宋史》 |
關羽 | 義勇武安王 | 寶慶三年(1227年) | 宋理宗(趙昀) | 《宋史》 |
關羽 | 忠義王 | 弘治元年(1488年) | 明孝宗(朱祐樘) | 《明史》 |
關羽 |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| 萬曆四十二年(1614年) | 明神宗(朱翊鈞) | |
關羽 |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| 順治元年(1644年) | 清順治帝(愛新覺羅·福臨) | 《清史稿》 |
關羽 | 武聖(與孔子並稱“文武二聖”) | 清中後期 | 清代帝王累加 | |
關羽 |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| 清光緒五年(1879年) | 清德宗(載湉) | |
李詭祖 | 神君增福相公 | 後唐時期(約926年) | 唐明宗(李嗣源) | |
李詭祖 | 增福靈德侯 | 元代(1328-1332年) | 元文宗(圖帖睦爾) | |
李詭祖 | 財帛星君 | 武德年間(~618-626年) | 唐武德皇帝(李淵) | 《神仙通鑑》 |
王亥 | 商高祖(追尊) | 商朝建立後 | 商朝君主 | |
比干 | 文財神(無心公正) | 無官方封賜 | 民間信仰 | |
柴榮 | 世宗皇帝 | ~959-960年 | 後周恭帝(柴匡義) | 《五代史》 |
柴榮 | 南路財神(君財神) | 無官方封賜 | 民間尊稱(因執政功績) | |
趙公明 | 正財神/玄壇真君 | 無官方封賜 | 道教神系(《封神演義》) | |
范蠡 | 商聖/東南財神 | 無官方封賜 | 民間尊稱(因經商成就) | |
劉海蟾 | 西北財神/散財仙 | 無官方封賜 | 道教(《神仙通鑑》) | |
端木賜 | 西南財神(子貢) | 無官方封賜 | 儒家與商業文化結合 |
📝 注:部分封號來源於民間傳說或道教典籍,缺乏正史記載,具體時間和封賜者可能存在爭議。

Post Comment